Search
EN
通知公告
《交通運輸法研究》征稿啟事

《交通運輸法研究》征稿啟事

 

《交通運輸法研究》是由beat365主辦的以綜合交通運輸法治研究為理念的學術集刊,也是國内法學界首個聚焦于交通運輸法領域的綜合性學術集刊。《交通運輸法研究》堅持正确的輿論導向和辦刊方向,主要刊載交通運輸法領域的新理論、新成果、新實踐、新探索,旨在促進國内交通運輸法學術交流,推動國内交通運輸法理論發展。本刊第1輯現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學術論文,竭誠歡迎海内外法律學人、實務工作者賜稿,特别歡迎緊扣熱點形勢、見解獨到、具有重要學術價值或具有突出實踐意義的交通運輸法領域論文。

一、征稿方向

《交通運輸法研究》以綜合交通運輸法治研究為核心理念,力求打造開放性交通運輸法領域的學術園地,故征稿方向涵蓋交通運輸法治的全領域各方面,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的内容:交通運輸法、鐵路法、公路法、航空法、水上運輸法、海商法、郵政法、管道運輸法;以及涉及交通運輸法基礎理論、陸上交通法、交通運輸安全、交通運輸規劃、交通行政許可、交通運輸經營、交通運輸監管、交通運輸立法、交通運輸執法、外層空間法治、物流法治、智慧交通法治、道路安全法治、國際交通運輸法治、“一帶一路”法治問題、交通運輸新業态法治問題等相關内容。

二、來稿要求

1、本刊接受的稿件篇幅原則上不少于1萬字,不超過3萬字,以1萬字-2萬字為宜,截稿日期為2022年3月31日。

2、本刊可以接受學術論文、譯文、法條評注、案例釋評等形式的稿件。

3、本刊可以接受獨著作品與合作作品,也可接受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的優秀論文。

4、作者應保證對其作品具有著作權并不侵犯其他個人或組織的著作權,來稿須為未經發表的原創作品,即須在同一語言下未事先在任何紙面和電子媒介上發表。

5、來稿編輯體例請參照最新版《法學引注手冊》或《交通運輸法研究》來稿須知中的注釋體例要求。

6、本刊編輯部保留對來稿進行技術性加工處理的權利,文責悉由作者自負,來稿應嚴格遵守學術規範,并嚴禁抄襲、剽竊等侵犯知識産權的情況出現。

7、本刊對所有刊載文章酌付稿酬,并依法享有版權。凡向本刊投稿的稿件,即視為作者同意授權本刊其作品包括但不限于電子版信息網絡傳播權、無線增值業務權等權利,授權本刊可授予合作單位再使用、授予相關數據庫收錄之權利,作者前述相關的著作權使用費将由本刊編輯部在本刊稿酬内一次性給付。若作者不同意前述授權的,請在來稿時書面聲明,以便本刊做适當處理;作者未書面聲明的,視為同意本刊編輯部的前述安排。

8、本刊所刊載文章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編輯部和主辦單位的觀點。

三、投稿方式

來稿請将文章電子版(word版本)以電子郵件形式發送至本刊編輯部郵箱:jtysfyj@bjtu.edu.cn

來稿格式要求及注釋體例詳見附件(《交通運輸法研究》來稿須知)。

《交通運輸法研究》編輯部采用雙向匿名審稿制,審稿期限一般為60個法定工作日。逾期未收到編輯部錄稿通知的,作者可另行處理稿件。

 

竭誠歡迎各位法律學人和實務工作者向本刊投稿,感謝您的支持!

 

 

beat365

《交通運輸法研究》編輯部

2022年1月12

 

 

附件:

《交通運輸法研究》來稿須知

 

一、來稿格式

标題部分:宋體,四号,加粗,居中

作者部分:作者姓名楷體,小四号,居中,其後使用“*”标記腳注

摘要部分:楷體,小四号;“摘要:”加粗,不要使用“文章摘要”等其他字眼,不需要單獨成行,放在段首即可;首行縮進兩字符

關鍵詞部分:楷體,小四号;“關鍵詞:”加粗,詞與詞以空格隔開;首行縮進兩字符

正文部分:宋體,小四号,首行縮進兩字符;一級标題宋體,小四号,加粗,居中不首行縮進;次級标題楷體,小四号,首行縮進兩個字符

文章末尾:責編署名并加括号,換行标記截稿日期,楷體,小四号,靠右對齊,示例如下:

(責任編輯:XXX

截稿日期:2022年XX月XX日

文章最後另附英文部分:

标題:Times New Roman,四号,加粗,居中

作者: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居中

摘要:Times New Roman,小四号;“Abstract: ”加粗

關鍵詞:Times New Roman,小四号;“Keywords: ”加粗,詞與詞以英文逗号及空格隔開

注意:以上部分均使用1.5倍行距

二、稿件内容

法律法規等文件:第一次出現時使用全稱,并在全稱後用括号标注“以下簡稱為XXXX”;第二次開始使用簡稱。

三、注釋格式

1.采用頁下注(腳注),全文連續編号。

2.一般情況下,引用外文文獻的注釋仍從原文,無須另行譯為中文釋出。

3.所引資料及其注釋務求真實、準确、規範。

4.所引中文字體應使用宋體,外文字體應使用“Times New Roman”;小五号,單倍行距

  四、注釋體例

(一)中文文獻注釋體例

Ⅰ. 一般著作

1專著。其注釋各個類項的标注次序為:著者,文獻名,卷冊序号,出版機構出版時間,頁碼。例如:

王名揚:《美國行政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34-35頁。

2編著。應在編者姓名後加“編”或“主編”、“編著”。例如:

馬懷德主編:《司法改革與行政訴訟制度的完善》,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

年版,第16頁。

3譯著。在著者姓名前以“[]”标明著者國别;在文獻名之後,标明譯者。例如:

 [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鄭戈譯,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15頁。

4如著者、編者為二人,兩者姓名之間以頓号間隔;如為三人以上,可省略為“×××(第一責任者姓名)等(編)”。例如:

高鴻鈞等主編:《英美法原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48-49頁。

Ⅱ. 單篇文章

1.期刊論文

其引文注釋的标注次序為:著者,文章題目(加書名号),期刊名稱,所載期号。例如:

季衛東:《法律程序的意義:對中國法制建設的另一種思考》,載《中國社會科學》1993年第1期。

2.文集中的文章

其引文注釋的标注次序為:著者,文章題目(加書名号),文集編者名稱,文集名,出版單位及版次,頁碼。例如:

王保樹:《股份有限公司機關構造中的董事和董事會》,載梁慧星主編: 《民商法論叢》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110頁。

3報刊文章

何海波:《判決書上網》,載《法制日報》2000年5月21日,第2版。

4會議論文

餘謀昌:《公正與補償:環境倫理與環境政治的結合點》,“環境政治學國際研讨會”論文集,山東大學,2005年6月17-19日,第9頁。

5學位論文

李松鋒:《遊走在上帝與凱撒之間: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中的政教關系研究》,中國政法大學 2015年博士學位論文,第56頁。

Ⅲ. 其他

如引用資料來自政府出版物、通訊社消息、未刊手稿、縮微膠卷等,其注釋也應盡量标明編輯者、文獻名、出版機構和時間、頁碼,或者文獻性質、收藏地點、收藏編号等。如無需或不便标明著作者/編輯者,則标明其他類項也可。例如:

《毛澤東著作選讀》上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3頁。

(二)外文文獻注釋體例

英文文獻的注釋體例以《法學引注手冊》最新版中的相應說明和舉例為準。其他外文文獻如法文、德文、日文、俄文等文獻的釋出,依照相應文獻釋出的通約慣例執行。

(三)重複引用和轉引

在同一篇文章中,如重複引用同一文獻,為防止文章字數較多以及修改等原因造成誤差,不論中外文,連續引用或非連續引用一律完整标注。

轉引文獻的注釋體例以《法學引注手冊》最新版中的相應說明和舉例為準。

(四)互聯網資料

如實有必要,可以使用互聯網資料,注釋體例以《法學引注手冊》最新版中的相應說明和舉例為準。

關于注釋體例若有未盡之處,均以《法學引注手冊》最新版中的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