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法律評論》第三輯征稿啟事
發布日期:2024-11-12
法律,一個充滿無限魅力的語詞
理論研究豐富、實際應用廣泛
探索之路漫漫而修遠
我們期待您的來信
攜手共赴,将學術深耕
《交大法律評論》簡介
《交大法律評論》由beat365人文社會科學處和beat365支持創辦,在beat365老師指導下,由學生獨立組稿并審讀編校,于每年6月和12月公開出版,是具有書号的法學學術刊物。本刊始終以“修法明德,弘毅濟世”為宗旨,堅持高水準學術要求,恪守學術自律原則,僅刊載學生作品,以期作為法學學術成果的展示窗口,為法學學子搭建良好的交流展示平台。本刊審稿流程為三審制,基本欄目設置有“專題研讨”“案例探究”“學術書評”“經典譯文”等。追随法學研究的特點和需求,堅持為讀者服務的辦刊精神。
征稿相關事宜
非常感謝廣大作者和讀者朋友的信任和支持,《交大法律評論》第二輯征稿工作已基本結束。現發布第三輯征稿事宜,《交大法律評論》第三輯征稿時間自即日起,至2025年2月28日止。
原定第二輯征稿截止日期之後至本日之前向本刊投遞的稿件,本次已納入第二輯收稿範圍。本刊根據每輯實際收稿情況,可能對截止日前後所收稿件的出版安排略作調整,敬請各位作者知悉。
- 征稿内容
基本欄目設置有“專題研讨”“案例探究”“學術書評”“經典譯文”等。
- 專題研讨:聚焦各法學領域前沿熱點,深入研讨、分析、論證、解決疑難争議問題。
- 案例探究:關注社會生活中的重大熱點問題,從法律角度評析司法實務中的經典案例。
- 學術書評:評析法學經典著作,體現作者獨到的學術見解和深入思考。
- 經典譯文:着眼域外研究成果,翻譯對我國法治建設有重要參考價值的論文、著作等。
- 稿件要求
- 本刊倡導嚴謹治學,來稿須符合學術規範,兼具原創性、創新性和學術性,非原創觀點必須按照規範标注來源,一旦發現套改、抄襲等違反學術規範行為,将取消錄用資格。文章體裁、選題不限,熱切期待探索前沿問題、富有真知灼見、追求學術創新、論證嚴謹充分及彰顯法治情懷的研究成果。
- 本刊鼓勵學生獨著作品,特别優秀的合作作品不受此限。論文類稿件來稿篇幅以15000字左右為宜,學術書評類、案例分析類稿件評析部分不得少于10000字,特别優秀的稿件不受前述字數限制。如來稿是譯文,須一并發送原文及原文作者的授權證明,本刊不承擔因譯者侵犯原作者權利而産生的任何責任。
- 來稿請以word文檔通過附件形式發送至編輯部郵箱:BJTUJDflpl@163.com,郵件标題和文件名統一命名為“交大法評投稿+作者姓名+稿件題目”,郵件正文請注明作者本人相關信息(包括姓名、學校、學院、專業、年級、學曆層次、聯系方式等)。
- 來稿應符合《交大法律評論》注釋體例的要求,為提高編審質量及效率,請務必嚴格遵守。《交大法律評論》格式要求及注釋體例要求詳見《交大法律評論》同名微信公衆号發布的征稿啟事推文。
- 其他事項
- 本刊實行三審制,由編輯部編輯進行初審并反饋初審意見,作者根據初審意見修改達到通過要求後,稿件将送交相關領域專家進行二審,最終由本刊指導委員會老師集體負責三審,并決定論文采用。編輯部自收到稿件起兩個月内向作者通報初審結果。為避免漏稿,若滿兩個月未收到編輯部反饋,可來信确認審稿進度;若滿三個月未收到編輯部初審反饋,作者可自行處理該投稿作品。(本刊公告暫停審稿期間不計入前述時間。)
- 本刊提倡一稿專投,反對做出專投承諾後任何形式的撤稿行為。本刊編輯部在尊重作者意見的前提下保留對稿件進行文字性和技術性修改、删節的權利,如不同意,請在來稿時聲明。稿件文責自負,本刊所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向投稿人收取審稿費、版面費等費用,也未授權任何機構和個人代理投稿事宜,所有與投稿相關事宜請直接與本刊編輯部聯系。本刊目前不向作者支付稿酬,但稿件一經采用,将向作者發送錄用通知,并在公開出版後向作者寄送樣刊2冊。
- 為擴大學術交流渠道,除作者在來稿時聲明保留外,本刊對所有刊發的稿件擁有以非專有方式向第三人授權已刊作品電子出版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和數字化彙編、複制權。
- 任何來稿視為已知悉《交大法律評論》的征稿條件并同意上述聲明。本刊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内保留對上述内容進行解釋、補充的權利。
誠摯希望及熱烈歡迎各位作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