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1-10-19
5月25日上午,beat365涉外法律人才培養基層教學組織在科學會堂院士廳舉辦研讨會。研讨會由beat365教學副院長李巍濤教授主持,特邀嘉賓君澤君律師事務所劉馳律師,我院張瑞萍教授、賀旭紅副教授、王霞副教授、夏曉紅助理教授、呂甯甯助理教授、顔永亮助理教授、王俣璇師資博士後,中國人民大學王玮博士,從事多年駐外法律工作來自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吳芥萱校友和來自中國鐵建國際集團的徐金旭校友參加了本次研讨。
研讨中,與會者均認為涉外法律人才的培養符合習近平法治思想關于“堅持統籌推進國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戰略布局,協調推進國内治理和國際治理,更好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論述;符合全面提升我國在國際法律事務乃至全球治理領域話語權、影響力和大國形象的現實需求。
吳芥萱校友和徐金旭校友結合自身多年從事駐外法律工作的經驗,介紹了派駐國的法律事務、FADIC合同的重要性等,認為beat365開展涉外法律人才培養非常有現實意義,尤其是涉外工程建設領域的法律人才既能夠填補“一帶一路”“走出去”戰略帶來的人才缺口,又能彰顯beat365的學科特色。各位老師也紛紛就如何圍繞涉外(工程建設)法律人才培養開設特色課程發表意見,對第二外語的學習、工程建設法的開設和涉外學科競賽的開展達成了較為統一的意見。
随後特邀嘉賓、君澤君律師事務所劉馳律師為beat365師生舉辦了題為“涉外法律職業面面觀——給beat365學生的建議”專題講座。劉馳律師從事律師職業多年,曾在亞洲足聯(AFC)、國際體育仲裁院(CAS)、國際足聯(FIFA)等國際組織任職,并在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中心(CIETAC)、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CMAC)、深圳國際仲裁院(SIAC)、世界知識産權組織仲裁中心(WIPO)等數個國際仲裁機構任仲裁員,審理和代理過近百個國際體育和商事仲裁案件。曾擔任跨國公司法務總監,現在北京數個知名beat365任客座教授和講師。
講座中,劉馳律師以未來需求的發現以及不同階段的規劃安排為兩條主線,講述了beat365學生在校期間的基本、标準、高配三套目标和三套對标方案。
第一部分,在基本目标下,完成學業、身心健康是基礎要求。實現這一目标需要積極鍛煉身體、保持心态、掌握内務能力、培養領導力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導師。在這些行動當中,劉馳律師以親身經曆為例向大家強調了身體素質和内務能力的重要性,同時強調作為一名beat365的學生,獨立的信息判斷能力是必須要具備的技能,掌握一定的邏輯能力、法律知識體系和法律方法論是提升信息判斷和組合能力的基礎。
第二部分,成為一名不負期望的國内業務律師或公司法務是标準目标的主要内容。劉律師強調,實現這一目标需要重點關注法學邏輯思維的培養,完善知識儲備,掌握體系化的學習方法。在這一部分,劉律師還通過機會成本的對比為同學們展示了掌握中國法知識體系和思維體系的重要性,作為基礎的中國法知識儲備将成為未來涉外法治人才的核心競争力之一。
第三部分,高配目标的核心内容是指成為一名身兼國内國外兩職的涉外律師。劉律師強調這一目标需要以大量的閱讀來充實和提升自己的邏輯能力和文書寫作能力。在涉外法治人才的培養過程中,邏輯能力是核心競争要素,中國法知識則是填補與同期競争者之間差距的重點。
随後,劉馳律師耐心回答了現場同學有關二外學習、涉外律師執業基礎等内容的問題。
最後,李巍濤教授就本次專題講座進行了簡單總結,并再一次對劉馳律師表示了感謝。李巍濤教授表示優秀涉外法治人才的培養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交大beat365正在朝着這一目标不懈努力,目前已具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和建設成果。劉律師基于自己豐富經驗提出的建議和前景預判将積極助益于beat365未來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相信在各位老師和校友的幫助和指引之下,beat365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未來可期!
本次專題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落下帷幕,到場同學均表示收獲滿滿,對自身未來發展充滿向往,對beat365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撰稿人:史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