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EN
新聞中心
beat365開展“尋訪革命舊址,牢記初心使命”主題教育活動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推進黨員黨史學習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少數民族學生強化“五個認同”,築牢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023年12月2日上午,beat365組織本研黨支部黨員骨幹以及少數民族學生參觀北大二院舊址。

探尋初心 力量源泉

同學們首先參觀了一樓副展,細讀《曙光》《北京女高師半月刊》《建設》《新中國》等多部五四運動前後宣傳進步青年與馬克思主義的刊物,了解了黨的創建初期面臨的壓力和困境,體悟到黨的艱苦創業和初心如磐的決心。展覽内容詳實豐富,以圖片、視頻、實物複刻展覽、電子資料互動區等多種形式生動呈現了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奮鬥曆史。在參觀的過程中,同學們特别關注了李大钊留于世間的唯一影像。1924年9月,李大钊赴莫斯科參加共産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期間,在蘇聯國家大劇院召開的“不許幹涉中國”協會群衆大會上發表演講。通過詳實的展覽,展館中展示的英勇鬥争場景和珍貴文物,使同學們深感初心是黨員前行的不竭動力,是黨的力量源泉。

交流感悟 凝聚共識

參觀結束後,黨支部成員與少數民族學生進行了感悟交流。通過參觀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組織專題展覽,每位同學都對自己的曆史責任感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少數民族同學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使命和擔當。展館中的珍貴實物和曆史照片讓他們深感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肩上的責任更為沉重。同學們紛紛表示要以更加昂揚的鬥志投入到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努力奮鬥,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青年。

堅定初心,勇往直前

北大二院舊址的參觀,不僅是一次深入學習的曆史之旅,更是一次錘煉黨員精神的曆程。黨的曆史就是我們的根,每一處革命遺址都是鼓舞我們前行的動力。本次主題黨日活動及少數民族新生教育活動不僅讓同學們更深刻地認識黨的曆史,更為青年學子們點燃了對未來的追求之火。同時,也激發了少數民族學生對中國共産黨的忠誠信念,深化民族團結理念,堅定投身于中國建設的拳拳之心。帶着對黨的崇敬之情,同學們将以優秀共産黨員的嚴格标準要求自己,在求知的道路上繼續前行,永葆初心,勇攀高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夢而努力拼搏。

 

北大二院簡介

北大二院原系北大數學樓,是中國共産黨的發祥地之一,2020年3月被北京市政府列為“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之一,内設有“偉大開篇——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組織專題展”。這裡曾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高等學府京師大學堂的重要組成部分,1918年後改稱北京大學第二院數學系樓,李大钊、陳獨秀曾在此講學。

 

【部分學生感悟】

參觀北大二院,初心更堅。早期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發祥地曆史如一幅又一幅深沉畫卷展開,讓我深切領悟到黨的初心是中國共産黨在曲折道路上堅守的理想信念。北大二院黨史展覽的一間間房間裡,那些珍貴的曆史文獻、實物和照片,仿佛是時間的見證者,将我們引導至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尤其在看到五四運動後進步青年英勇鬥争的場景和那些為理想矢志不渝的先烈時,我的内心激蕩着對我黨革命前輩的無限敬意。參觀北大二院,不僅是對黨的崇敬,更是對初心的回歸。在這片黨的搖籃中,我深刻領悟到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黨員,我們要以更加昂揚的鬥志,繼續傳承紅色基因,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beat365本科第一黨支部黨員 楊佳麗

今日參觀的北大二院舊址展示了黨的光輝曆程,讓我更加明确了黨員的責任和擔當。那些為革命事業英勇奮鬥的先烈們用鮮血譜寫的曆史,使我深感黨的初心是光榮而崇高的,為之努力奮鬥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次參觀讓我更加堅定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的信念。

——beat365本科第二黨支部黨員 王佳歡

北大二院舊址裡的每一張照片都是黨的曆史記憶,每一個實物都飽含着中國共産黨員的初心。深刻感受到黨在壓力和困境中始終不改初心的堅韌,這讓我對我黨的光榮曆史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這次參觀是一次深刻的心靈洗禮,激勵我更加堅定地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少數民族學生 黃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