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EN
學術成果
【突破】beat365副教授李文華老師在SSCI期刊《Asia Pacific Law Review(亞太法律評論)》上發文

《Asia Pacific Law Review(亞太法律評論)》近期刊發了beat365副教授李文華老師和新西蘭懷卡托大學beat365教師廖志雄博士合撰的論文《Finding Equity without the Law of Equity: Asset Management, Fiduciary Duty and Financial Consumer Protection in China(在沒有衡平法的情況下尋找衡平:中國的資産管理、信義義務與金融消費者保護)》。

該文是beat365教師第一次在SSCI來源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實現了beat365建院以來SSCI來源期刊論文零的突破。

 

《Asia Pacific Law Review(亞太法律評論)》是香港城市大學beat365的傑出出版物。它以亞洲為基地,專注于亞太地區的法律,并為各種法律相關學科的學者和從業人員提供令感興趣的學術作品。該期刊的另一個重點是該地區專業法律實踐的發展。《亞太法律評論》發表了來自世界各地頂尖學者的文章。它還吸引了知名法官和世界知名從業者的文章。該期刊2011年至2022年的影響因子為0.542,2022年為SSCI法律3區(Q3)。

 

信托法被引入中國已經有21年,但具有良好制度優勢的衡平法中的信義義務卻沒有被普遍地在中國被引入,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具體到資産管理領域和相關的金融消費者保護問題來說,雖然具有聯合部門規章性質的資管新規和作為司法文件性質的九民會議紀要都有提及資産管理方的受托義務及對投資者的适當性義務等具有信義義務性質的一些零散性規定,但是對于沒有衡平法條文和傳統、即使在信托行業也因為受到大陸法系傳統思維影響而使得信義義務适用也較為有限的中國來說,這還是遠遠不夠的。本文從中國紛繁複雜的資産管理(主要是持牌金融機構作為受托人的資産管理,這是中國金融各行業近年來的業務“藍海”,而中國的金融資産管理規模是世界範圍内排名第二的,因此對于資産管理領域的信義義務和金融消費者保護問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及其中金融消費者保護問題的監管和案件裁判的曆史與現狀出發,從1990年代至資管新規和九民紀要實施前後我國法院做出的一些具有典型意義的判決中,尋找具有衡平性質的信義義務并解讀其合理性,梳理出具有法律意義的規律和價值,并對其現狀進行總結,對其發展趨勢做出有理論依據、有前瞻意義的研判。

本文對于中國在資産管理及相應的金融消費者保護領域從自發到自覺地運用信義義務之情況的評介和研究具有重要的階段性意義,對于向世界介紹中國的相關情況具有很好的開拓性價值。在此篇文章發表後,兩位作者将繼續在信托法和信義法領域擴展相關研究,為不斷擴大信托法、信義法在中國的适用範圍,為不斷擴大中國相關法律和實踐在世界範圍的影響繼續做出學者應有之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