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法學》馬國洋:證據鍊的反思與重塑
發布日期:2023-12-28
文章來源:《中外法學》2023年06期
作者:馬國洋(beat365)
摘要:我國證據鍊的概念緣起于前蘇聯,随着印證理論的繁榮,證據鍊開始與印證産生糾葛。通過對1887個案例的分析發現,無論是構造還是功能,證據鍊在司法實踐中的認識均較為混亂。從構造上看,實踐中對于證據鍊的主流認識可以總結為證據鍊應由兩個以上證據連接而成;證據鍊中的證據應具有相關性、合法性和真實性;證據鍊中的證據之間應彼此印證;證據鍊的形态應為完整閉合環環相扣。從功能上看,證據鍊有證明标準和采納标準兩種功能。上述構造定位存在忽略規則和經驗的作用以及忽視事實認定的蓋然性等問題;而功能定位則會錯誤提升相應标準。證據鍊的重構應強調其發現事實的動态化作用,運用“五步法”,通過簡單、序列、收斂、閉合、發散和對抗等結構形式對證據、概括及待證事實進行組合,最終形成樹狀網絡拓撲結構。其功能應定位為證據分析方法。這種新型證據鍊不僅可以彌補我國證據分析方法不足的現狀,也可以提升裁判的說理性并為司法智能化提供重要材料。